Redis 第3章 Redis配置文件 第4章 持久化

1.单位说明

1k和1kb是不同的;单位的大小写不敏感!

2. include

可以将公共的配置放入到一个公共的配置文件中,然后通过子配置文件引入父配置文件中的内容!

将配置按照模块分开!

3. network

属性

含义

备注

bind

限定访问的主机地址

如果没有bind,就是任意ip地址都可以访问。生产环境下,需要写自己应用服务器的ip地址。

protected-mode

安全防护模式

如果没有指定bind指令,也没有配置密码,那么保护模式就开启,只允许本机访问。

port

端口号

默认是6379

tcp-backlog

网络连接过程中,某种状态的队列的长度

edis是单线程的,指定高并发时访问时排队的长度。超过后,就呈现阻塞状态。可以理解是一个请求到达后至到接受进程处理前的队列长度。(一般情况下是运维根据集群性能调控)高并发情况下,此值可以适当调高。

timeout

超时时间

默认永不超时

tcp-keepalive

对客户端的心跳检测间隔时间

 

 

4. general

属性

含义

备注

daemonize

是否为守护进程模式运行

守护进程模式可以在后台运行

pidfile

进程id文件保存的路径

配置PID文件路径,当redis作为守护进程运行的时候,它会把 pid 默认写到 /var/redis/run/redis_6379.pid 文件里面

loglevel

定义日志级别

debug(记录大量日志信息,适用于开发、测试阶段)

  verbose(较多日志信息)

  notice(适量日志信息,使用于生产环境)

  warning(仅有部分重要、关键信息才会被记录)

logfile

日志文件的位置

当指定为空字符串时,为标准输出,如果redis以守护进程模式运行,那么日志将会输出到/dev/null

syslog-enabled

是否记录到系统日志

要想把日志记录到系统日志服务中,就把它改成 yes

syslog-ident

设置系统日志的ID

 

syslog-facility

指定系统日志设置

必须是 USER 或者是 LOCAL0-LOCAL7 之间的值

databases

设置数据库数量

 

 

5. 其他

属性

含义

备注

requirepass

设置密码

 

maxclients

最大连接数

 

maxmemory

最大占用多少内存

一旦占用内存超限,就开始根据缓存清理策略移除数据如果Redis无法根据移除规则来移除内存中的数据,或者设置了“不允许移除”,

那么Redis则会针对那些需要申请内存的指令返回错误信息,比如SET、LPUSH等。

maxmemory-policy noeviction

缓存清理策略

 

(1)volatile-lru:使用LRU算法移除key,只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

(2)allkeys-lru:使用LRU算法移除key

(3)volatile-random:在过期集合中移除随机的key,只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

(4)allkeys-random:移除随机的key

(5)volatile-ttl:移除那些TTL值最小的key,即那些最近要过期的key

(6)noeviction:不进行移除。针对写操作,只是返回错误信息

maxmemory-samples

样本数

样本数越小,准确率越低,但是性能越好。LRU算法和最小TTL算法都并非是精确的算法,而是估算值,所以你可以设置样本的大小。一般设置3到7的数字。

4持久化

Redis主要是工作在内存中。内存本身就不是一个持久化设备,断电后数据会清空。所以Redis在工作过程中,如果发生了意外停电事故,如何尽可能减少数据丢失。

1. RDB

1.1 RDB简介

RDB: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,也就是行话讲的Snapshot快照,它恢复时是将快照文件直接读到内存里。

工作机制:每隔一段时间,就把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到硬盘上的指定文件中。

RDB是默认开启的!

Redis会单独创建(fork)一个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,会先将数据写入到一个临时文件中,待持久化过程都结束了,再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持久化好的文件。整个过程中,主进程是不进行任何IO操作的,这就确保了极高的性能如果需要进行大规模数据的恢复,且对于数据恢复的完整性不是非常敏感,那RDB方式要比AOF方式更加的高效。

RDB的缺点是最后一次持久化后的数据可能丢失。

1.2 RDB保存策略

save 900 1    900 秒内如果至少有 1 个 key 的值变化,则保存

save 300 10   300 秒内如果至少有 10 个 key 的值变化,则保存

save 60 10000  60 秒内如果至少有 10000 个 key 的值变化,则保存

save “”  就是禁用RDB模式;

1.3 RDB常用属性配置

属性

含义

备注

save

保存策略

 

dbfilename

RDB快照文件名

 

dir

RDB快照保存的目录

必须是一个目录,不能是文件名。最好改为固定目录。默认为./代表执行redis-server命令时的当前目录!

stop-writes-on-bgsave-error

是否在备份出错时,继续接受写操作

如果用户开启了RDB快照功能,那么在redis持久化数据到磁盘时如果出现失败,默认情况下,redis会停止接受所有的写请求

rdbcompression

对于存储到磁盘中的快照,可以设置是否进行压缩存储。

如果是的话,redis会采用LZF算法进行压缩。如果你不想消耗CPU来进行压缩的话,

    可以设置为关闭此功能,但是存储在磁盘上的快照会比较大。

rdbchecksum

是否进行数据校验

在存储快照后,我们还可以让redis使用CRC64算法来进行数据校验,但是这样做会增加大约10%的性能消耗,

 如果希望获取到最大的性能提升,可以关闭此功能。

1.4 RDB数据丢失的情况

两次保存的时间间隔内,服务器宕机,或者发生断电问题。

1.5 RDB的触发

①基于自动保存的策略

②执行save,或者bgsave命令!执行时,是阻塞状态。

③执行flushdb命令,也会产生dump.rdb,但里面是空的,没有意义。

④当执行shutdown命令时,也会主动地备份数据。

1.6 RDB的优缺点

2. AOF

2.1 AOF简介

  • AOF是以日志的形式来记录每个写操作,将每一次对数据进行修改,都把新建、修改数据的命令保存到指定文件中。Redis重新启动时读取这个文件,重新执行新建、修改数据的命令恢复数据。
  • 默认不开启,需要手动开启
  • AOF文件的保存路径,同RDB的路径一致。
  • AOF在保存命令的时候,只会保存对数据有修改的命令,也就是写操作!
  • 当RDB和AOF存的不一致的情况下,按照AOF来恢复。因为AOF是对RDB的补充。备份周期更短,也就更可靠。

 

 

2.2 AOF保存策略

appendfsync always:每次产生一条新的修改数据的命令都执行保存操作;效率低,但是安全!

appendfsync everysec:每秒执行一次保存操作。如果在未保存当前秒内操作时发生了断电,仍然会导致一部分数据丢失(即1秒钟的数据)。

appendfsync no:从不保存,将数据交给操作系统来处理。更快,也更不安全的选择。

推荐(并且也是默认)的措施为每秒 fsync 一次, 这种 fsync 策略可以兼顾速度和安全性。

2.3 AOF常用属性

属性

含义

备注

appendonly

是否开启AOF功能

默认是关闭的

appendfilename

AOF文件名称

 

appendfsync

AOF保存策略

官方建议everysec

no-appendfsync-on-rewrite

在重写时,是否执行保存策略

执行重写,可以节省AOF文件的体积;而且在恢复的时候效率也更高。

auto-aof-rewrite-percentage

重写的触发条件

当目前aof文件大小超过上一次重写的aof文件大小的百分之多少进行重写

auto-aof-rewrite-min-size

设置允许重写的最小aof文件大小

避免了达到约定百分比但尺寸仍然很小的情况还要重写

aof-load-truncated

截断设置

如果选择的是yes,当截断的aof文件被导入的时候,会自动发布一个log给客户端然后load

2.4 AOF文件的修复

如果AOF文件中出现了残余命令,会导致服务器无法重启。此时需要借助redis-check-aof工具来修复!

命令: redis-check-aof –fix 文件

2.5 AOF的优缺点

优点:

  • 备份机制更稳健,丢失数据概率更低
  • 可读的日志文本,通过操作AOF稳健,可以处理误操作
  • 缺点:

    • 比起RDB占用更多的磁盘空间
    • 恢复备份速度要慢
    • 每次读写都同步的话,有一定的性能压力
    • 存在个别Bug,造成恢复不能

      3. 备份建议

      3.1 如何看待数据“绝对”安全

      Redis作为内存数据库从本质上来说,如果不想牺牲性能,就不可能做到数据的“绝对”安全。

      RDB和AOF都只是尽可能在兼顾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,如果真的发生数据丢失问题,尽可能减少损失。

      在整个项目的架构体系中,Redis大部分情况是扮演“二级缓存”角色。

      二级缓存适合保存的数据

      • 经常要查询,很少被修改的数据。
      • 不是非常重要,允许出现偶尔的并发问题。
      • 不会被其他应用程序修改。

      如果Redis是作为缓存服务器,那么说明数据在MySQL这样的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中是有正式版本的。数据最终以MySQL中的为准。

       

      3.2 官方建议

    • 官方推荐两个都用;如果对数据不敏感,可以选单独用RDB;不建议单独用AOF,因为可能出现Bug;如果只是做纯内存缓存,可以都不用